新闻动态

《孔雀东南飞》(第一课时)

文章出处:未知 人气:129 发表时间:2025-04-12 14:52

原创 人间天上 好课知多少 2024-03-11 19:45 山东

图片

        綦琪   山东省青岛第六十八中学

 学习目标 :        

1.掌握并积累文中的古今异义词、偏义复词、多义词等重点文言实词。          

2.能够结合文本,特别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分析刘兰芝的人物形象。                     学习任务:         

【学习任务一】 通读文本,结合具体诗句,谈一谈你眼中的刘兰芝是个怎样的人?          

【学习任务二】  结合文本与下列材料,谈一谈你认为为何刘兰芝会被驱遣?         

同学们大家好,今天我们一起学习《孔雀东南飞》。自古以来,多少人恩爱不移、琴瑟和谐,但又有多少人爱而不得、劳燕分飞。    

图片

世间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。无论是我们之前学过的《诗经·氓》中的卫国女子,还是我们所熟悉的梁山伯与祝英台、陆游与唐婉,他们相爱、继而离散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《孔雀东南飞》,亦是一段流传千古的爱情悲歌。

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:

图片

一掌握并积累文中的古今异义词、偏义复词、多义词等重点文言实词。         二能够结合文本,特别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分析刘兰芝的人物形象。         

1.了解诗歌体裁:乐府    

提及乐府,大家最熟悉的当属北朝乐府《木兰辞》。

图片

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不闻机杼声,唯闻女叹息。

乐府原为汉武帝设置的音乐机关,专事制作乐章,并采集编纂、整理改编各地民歌,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。这些乐章、民歌后来被称为“乐府”。

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汉乐府民歌《孔雀东南飞》,就是与《木兰辞》并称为“乐府双璧”的乐府民歌。

乐府民歌语言朴实自然,多口语易于理解,因此我们将疏通文意、概括故事情节作为预习内容,布置在学习任务当中。同时又因汉字演变年代久远,我们今日读起来还有一些障碍。所以在学习本文之前,我们先一起来解决一些文字上的疑难。

2.理解重点实词

有一些词语,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差甚远,正确理解这些古今异义词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文本。如:    

图片

“汝岂得自由”中自由,是自作主张之意;可怜体无比,这是焦母在称秦罗敷很可爱;“共事二三年”的共事,是一起生活之意;

“何乃太区区”和“感君区区怀”的区区,分别是愚拙和情意深聚之意;“处分适兄意”的处分,是处置;“好自相扶将”的扶将,是扶持,这是刘兰芝在被驱遣当天对小姑说的,要她勤心顺养婆婆;而“便利此月内”的便利,是吉利合适;“夜夜相交通”的交通,是交错相通。

此外,还有一些词语,

图片

虽由两个语素构成,但只取其中一个语速的意义,另一个语速具起陪衬作用,这样的复音词我们称之为偏义复词。    

本文的偏义复词有

图片

便可白公姥,公姥只取“姥”之意;昼夜勤作息,作息只取“作”之意;“我有亲父兄”“逼迫兼弟兄”,都只取“兄”之意;而“其日牛马嘶”牛马只取“马”之意。

另外,汉语的一些词语有多个意思,我们需要结合语境去推断,如相字,

图片

    

有时相,是互相之意,如:

图片

相见常日稀、怅然遥相望、叶叶相交通;

还有时相,偏举一方,可译为你我或他,如:

图片

及时相遣归、嬉戏莫相忘,两句话分别是刘兰芝对丈夫和小姑说的,意思是遣归我、莫忘我,都指待自己,所以译为我。

而“会不相从许”“还必相迎取”“誓天不相负”几句话分别译为:我一定不会答应你,我回来一定会迎娶你,我发誓不会辜负你,都译为你。而“好自相扶将”中相,指代的是焦母,所以译为他;在“儿已薄禄相”一句中相要念四声,意为    

图片

福相。

再如适字,

图片

“处分适兄意”的适,是适和;“始适还家门”,是刚出嫁就回到了家里;“适得府君书”是刚才得到了府君的信。

而谢字    

图片

谢家事夫婿,是辞别家里来侍奉夫婿;阿母谢媒人,是阿母替刘兰芝谢绝媒人;“多谢后世人”谢是劝告的意思。

至于见字

图片

“相见长日稀”的见,是见面之意;而“君既若见录”是我。见

放在动词前面,表示对自己怎样,这种用法我们现在也很常见,如见笑、见谅。“渐见愁煎迫”见则是被的意思。    

我们在《屈原列传》中学过“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”就是如此。在平日的学习里,遇到难以理解的文言字词,我们除了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语意外。还可以

图片

利用工具书查找、辨析,当然更重要的是平日勤积累、多巩固。

3.梳理情节

准确理解词语,我们才能做好对文本的欣赏。对于古代叙事诗,重点文言字词解决后,主要情节就呼之欲出了。对长诗而言,该如何梳理情节呢?

图片

对于故事情节性较强的文学作品,我们可以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,并以此为线索,梳理文章情节。

这首叙事诗的主人公是谁呢?    

刘兰芝。于是我们可以以刘兰芝的命运为线索,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,即

图片

1-12段为兰芝被遣。

13-23段为兰芝抗婚。

24到最后一段为双双殉情。

任务一:刘兰芝人物形象

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刘兰芝的脚步,走进她与焦仲卿的悲欢离合。首先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,刘兰芝是个怎样的人?她为何被遣?

图片

请同学们通读文章,结合具体诗句,谈一谈你眼中的刘兰芝是个怎样的人?

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第二段中刘兰芝的告白:    

图片

“十三能织素,十四学裁衣。十五弹箜篌,十六诵诗”,短短几句话,我们可以看出兰芝多才多艺。

图片

而“鸡鸣入机织,夜夜不得息。三日断五匹”,我们可以看出

图片

她勤劳能干。

我们也可以快速地找到第九段里,对兰芝样貌、体态的描写:    

图片

“腰若流纨素,耳著明月珰。指如削葱根,口如含朱丹。纤纤作细步,精妙世无双”,读罢我们不禁为兰芝的

图片

美貌而赞叹。另外我们也细想一步,此时的她即将被驱遣回娘家,可她并没有悲悲切切、失魂落魄,反而精心打扮、样样妥帖。

一个弃妇,为何在被遣归当日精心打扮呢?

揣摩刘兰芝之前的话语    

图片

“非为织作迟,君家妇难为!妾不堪驱使,徒留无所施”我们可以揣测,兰芝并不认为被驱遣是自己的过错,所以精心打扮、体体面面,又何尝不是对婆婆无声地反抗。由此也体现了

图片

刘兰芝倔强坚强、外柔内刚的特点。

兰芝的为人,我们还可以通过她的语言略知一二,在她与焦仲卿告别时,她想把衣物留给仲卿,却又不奢求他一定会留下。于是说出了,    

图片

“不足迎后人,留待作遗施”这样的话语,一番话说得不轻不重,很是得体。而“君当作磐石,妾当作蒲苇”

图片

“蒲苇纫如丝,磐石无转移”这分量极重、情比金坚的爱情誓言,也体现了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。

与焦母告别时

图片

兰芝称“生小出野里,本自无教训,兼愧贵家子”称自己缺乏教养,难配夫君,表面上是自惭和求遣之意,实际却是一种曲折的反抗,潜含着不平和愤懑,可是表现出来的却是不卑不亢、有礼有节。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,刘兰芝倔强、有教养。    

在她与小姑告别的时候,她说,

图片

嬉戏莫相忘,这句话体现了姑嫂之间的深厚感情,体现了兰芝对情谊的珍重。而

图片

“好自相扶将”的叮嘱,则体现了她以德报怨的善良性格。除了对兰芝样貌语言的正面描写,文中还有多处侧面衬托的手法,如县令遣媒人前去提亲的时候,媒人称三公子    

图片

“窈窕世无双,年始十八九,便言多令才”一个比刘兰芝稍年少的翩翩才子,都对兰芝青睐,仰慕不已,足以见得兰芝蕙质兰心、贤良淑德。

总结人物形象

以上通过

图片

外貌描写、人物语言,以及侧面衬托的手法,我们可以看出兰芝美丽善良、聪慧勤劳,识大体、懂礼仪,忠于爱情,外柔内刚。

任务二:为何被驱遣?    

可是如此佳人为何会被驱遣呢?

图片

请同学们集合文本及以下材料,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。

图片

首先,文章的第四段给了我们一个答案,焦母说:

图片

“此妇无礼节,举动自专由。吾意久怀忿,汝岂得自由!”由此可见,焦母对兰芝早有不满,原因是刘兰芝举动全凭自己心意,任性妄为。可为何婆婆不满儿媳,儿媳就要被驱遣呢?    

结合《礼记》,我们可以略知一二。

图片

《礼记·内则》规定,“子甚宜其妻,父母不悦,出。”《礼记·本命》中记载:

图片

“妇有七去:不顺父母去,无子去,淫去,有恶疾去,多言去,盗窃去”由此可见,焦母就是凭借不顺父母、父母不悦这些封建礼教驱赶刘兰芝的。

总结原因

其实对于兰芝被谴的原因,众说纷纭,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封建礼教说,还有    

图片

无子说。兰芝“共事二三年”未有子嗣;以及仲卿懦弱说,焦仲卿性格软弱,不足以调和婆媳矛盾。

还有门阀说,本诗创作于东汉建安年代,此时氏族制度萌芽,门第观念已然存在。兰芝家虽富有,却不是官宦冤家。而焦仲卿是贵家子,“仕宦于台阁”。所以在焦母看来,二人门不当、户不对。

再比如说恋子说。焦母作为一个寡母,她对儿子过度的依赖,使得她不能容忍焦仲卿和刘兰芝之间真挚热烈的爱情。

拓展延伸

而这种悲剧并不罕见,    

图片

南宋陆游与唐婉婚后,恩爱幸福,琴瑟和谐。陆母不悦,认为唐婉整日谈琴吟诗,不但有失妇道,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。于是在陆母的压力下,陆游被迫休妻。唐婉另嫁赵士程。多年以后,陆游重游沈园,再遇唐婉与赵士成,百感交集,提笔写下传世经典的《钗头凤》。

图片

    

红酥手,黄縢酒,满城春色宫墙柳。东风恶,欢情薄。一怀愁绪,几年离索。错、错、错!

春如旧,人空瘦,泪痕红浥鲛绡透。桃花落,闲池阁。山盟虽在,锦书难托。莫、莫、莫!

不久唐婉再游沈园,另和一首《钗头凤》之后,抑郁而亡

图片

世情薄。人情恶。雨送黄昏花易落。晓风干。泪痕残。欲笺心事,独语斜阑。难、难、难!

人成各。今非昨。病魂尝似秋千索。角声寒。夜阑珊。怕人寻问,咽泪装欢。瞒、瞒、瞒!

图片

    

封建家长制、无由的孝道、世俗功名,历来拆散着一对对的有情人,使无数美丽的爱情变作“牵牛织女”,化作“双飞蝴蝶”,飞出“东南孔雀”,筑就“血泪沈园”。

课后作业

图片

可古代要求妇女“三从四德”,其中“三从”里有一条是“夫死从子”,为何焦母不听儿子的,反而要儿子听自己的呢?               请同学们细读文本,结合相关语句,进行探究。同时请参考推荐阅读材料,潘啸龙《〈孔雀东南飞〉主题、人物争议论略》第二部分,完成今日的作业。今天的课就到这里,谢谢大家。   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下一篇:没有了 上一篇:没有了

返回顶部